沙河市第二医院——刘青平

时间:2023-03-13 信息来源: 点击:1317

直通车.jpg


f29d961f2bf0e4cb1ba55b5d0c05669.jpg

 

刘青平,主任医师,中级心理治疗师,沙河市第二院副院长,妇委会主任。河北省预防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,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,京津冀抑郁防治联盟理事,邢台市健康管理协会慢性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,沙河市精神、心理科学术带头人。

本科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,从事精神科临床及心理治疗工作近30年,曾在河北省六院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进修学习,发表多篇国家级论文与著作。擅长精神分裂症、失眠症、情感障碍、焦虑障碍、强迫障碍、应激障碍的临床诊治及儿童与青少年成长问题、职场压力、两性关系、婚姻家庭等相关心理问题咨询及治疗。她被评为“邢台市最美医生”,多次获得“沙河市先进工作者”,“沙河市医疗卫生服务先进个人”,沙河市二院“优秀医师”等荣誉称号

她兢兢业业,刻苦钻研。注重临床科研,主持引进2项新技术:《安宁疗护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研究》,《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在脑梗死并发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应用》。主办完成省级科研项目《认知行为治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》,参与省级科研项目《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联合心理干预在颌面外伤中的应用分析》的研究和病例搜集分析工作。注重成果转化,做为副主编编写《临床内科诊断治疗学精要》、《临床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学》等4部专著。个人撰写国家级论文8篇: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联合使用加巴喷丁与阿米替林的研究探讨》、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与进展》、《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》、《父母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角色》等,书籍和论文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赏和肯定。

她不惧艰难,无私奉献。1995年,年轻的刘青平被分配到沙河市二院,从事精神科及心理科临床工作。彼时,县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刚刚起步,工作环境差。医院夏季房屋透风漏雨,冬季使用煤球取暖也限数。她住在农村,通行不便,却风雨无阻每天骑自行车三个多小时,往返20多公里。她刚接触精神科的工作,努力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。每次接触患者时,都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所肩负的责任,默默下定决心,一定要努力减轻患者心灵的伤痛,帮助他们回归家庭、回归社会。工作环境再差一定要坚持下去,做好一名精神科医生,坚守内心誓言,无怨无悔。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,她一干就是30年,亲自见证了沙河市二院发展的历程和创造的成绩。

她爱岗敬业,不辞辛劳。随就诊的病人增多,每年诊治患者约5000例,她会根据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,做个性化心理疏导,对症治疗。为了更周到的服务患者,常加班加点分析病情,确定治疗方案。无论上下班,只要病人打来电话,她都会耐心开导,直至问题解决,确保病人与家属满意。刚参加工作时医院是封闭式管理,病人没有家属陪护,精神状态不确定性大,他们犯病时,打、骂医护人员是很常见的事,她仍任劳任怨地照顾病人。每位病人治愈出院,回归社会时,她总会感到无比喜悦。

她勤学不怠,追求卓越。有强烈的事业心、责任心、上进心,对待工作、事业精益求精。2005年,她到河北省六院心理科进修学习、从师于省内著名心理专家于雪竹教授,对心理科常见病有了初步的认识,对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、青少年青春期问题、考试焦虑应激障碍及精神创伤等心理问题能运用心理知识给予治疗。随着一步步的踏实努力,从医学新人成长为大医生、专家、学科带头人。2014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后,她发现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,精神、心理障碍患者不断增多。面对复杂的病情、病因,她逐渐感觉知识的匮乏,于2017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进修学习。在临床心理科学习期间,系统参加“认知行为治疗”、“心理危机干预”培训学习。在抑郁症治疗中心学习期间,从师于国内著名抑郁症治疗专家路亚洲教授,系统掌握抑郁障碍、双相障碍等患者新药物、新治疗方法,为改善患者精神症状、早日回归社会提供助力。学习期间,她主动认真,超额完成了带教老师交给的任务,积极参加专业学术活动,进一步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,并与进修学习医院建立专家坐诊和网络会诊联系,使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名医诊疗。学成回院后,在医院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,带教下级医师,指导下级医师病历书写,疑难病人讨论,解决了很多以前解决不了的临床难题,掌握了新的药物应用和临床心理治疗方法,得到了医院领导的好评和病人及家属的感激。2019年顺利晋升主任医师,给予更多的考验与知识的需求,这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,坚守服务患者的责任心。

她服从大局,团结同志。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、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,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,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,确保了医院每项规章制度的落细落实。自工作以来,诊治的精神、心理科疾病诊断治疗准确率高,她所诊治的病人都能尽早康复出院,从无差错事故发生,使数千例患者及家庭重见欢颜。 

刻苦钻研,精益求精,勇于创新,服务大众,是近30年的艰辛、努力、奋斗、磨炼的成果,她具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立处理各种疑难杂症的能力,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。今后,定会更努力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,为精神、心理卫生事业贡献毕生力量!